健康码也要作废了?官方辟谣,却被改头换面套在了健康码上
12月13日凌晨零时,通讯卡服务离线。此前,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应同步删除用户的旅行相关数据,依法保护个人数据安全。但这条信息本身是在保护个人数据的安全,但它以一种新的方式被添加到了健康码中。
根据上海流传的网络谣言,上海辟谣平台12月13日收到多条消息,询问“健康码应该被撤销,疫苗接种登记应该是截图,否则疫苗接种登记就找不到了”是否属实。上海大数据中心回复称,这些指控是不正确的。
根据上海歌谣拒绝平台的检查,截至12月13日中午12点,中国没有任何省市发布废止卫生条例的通知。上海大数据中心还表示,它并没有停止使用“随申码”一词,因为“随申编码”的本质是“公民服务便携码”。其实施不限于疫情防控,而是涉及城市公共行政和服务领域的多种场景。目前,已推出多项生活应用功能,包括支持市民使用应用码乘坐地铁、公交、轮渡等出行,以及公立医院“凭码就诊”等。
同时,公民的疫苗接种数据也不会被删除。应用程序“应用程序”提供多种个人数据查询服务,包括疫苗接种数据、核酸检测数据等。
侧行程卡离线
12月12日,凌晨0点,微信发布了关于线下“通讯旅行卡”服务的公告。
公告称,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新冠肺炎防控措施的决定,按照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综合小组的有关要求,科学准确做好防控工作,通信卡业务于12月13日凌晨0点正式开通。短信、网站、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APP“通讯出行卡”等查询渠道同步下线。
12月13日,中国信息通信学院宣布,自通信旅行卡在线实施以来,中国信息与通信学院(以下简称中国信息通信院)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保护法》采取了严格的技术和行政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数据保护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以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在提供旅行卡服务期间,中国通信学院不存储用户的个人数据,在此期间创建的运营和维护数据将被永久删除和销毁。
根据国务院联合保护和控制机制的相关要求,通信卡服务将于2022年12月13日凌晨零时正式关闭,中国信息通信学院已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同步删除与旅行卡相关的所有数据,有效保障了个人数据的安全。
据央视新闻报道,来自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总台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保护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数据保护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通信卡”系统在12月13日凌晨0点连接相关服务后同步删除所有用户的旅行相关数据,以依法确保个人数据的安全。
可以理解的是,中国信息通信学院与三家主要电信公司合作推出的大数据旅行卡服务,使用大数据电信,为全国手机用户提供了自2020年2月底起14天内访问目的地的免费服务。
“沟通卡”的前世今生
据央视报道,2020年3月6日推出了一张“沟通卡”。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信息通信学院在疫情防控期间联合推出的公共服务。用户可以使用其手机号码验证其旅行请求。通过打开微信的“通讯行程卡”app,填写手机号码和确认码,用户可以从最近14天内停留超过4小时的地方获得旅行证明;根据您的入住情况,获得绿色或红色护照。
此后,数次对旅行卡进行了疫情防控措施的更改。
从2021 1月8日下午8时30分起,包含中高风险地区的城市名称将不再用红色标记在通讯卡上,而是在城市名称*(星号)之后。星号*(星号)表示用户在过去14天内访问的城市当前中高风险地区并不意味着用户实际访问了这些中高风险区域。
2022年6月29日,通信卡上的“星”符号应移除。7月8日,通信卡查询结果的覆盖期从14天调整为7天。
11月11日,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综合小组发布了关于科学准确地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防控措施的通报;12月7日,国务院联合防控机制综合小组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防控措施实施情况的通报。
“通讯卡”在线下得到了及时和正式的修改,但处理其背后的数亿数据是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据华商报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和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行为准则学会网络与数据法研究部主任王春晖认为,旅行卡和健康规则的使命已经结束。处理个人数据的目的不再是必要的,应依法删除。
2、本资源部分来源其他付费资源平台或互联网收集,如有侵权请联系及时处理。
KX下载 » 健康码也要作废了?官方辟谣,却被改头换面套在了健康码上
发表评论